歷經了近兩個月的週日施工
茄冬樹屋完成度來到90%
整體雛型大致完善後
大白哥迫不及待的去到好市多買了組早就看上眼的太陽能燈串
一串燈不到一張小朋友
15個燈泡繞上樹屋四周後
白天太陽能燈板吸收了日照精華
轉換成夜晚的點點亮光
於是每天天一黑
茄冬樹下就會出現這樣的溫暖色澤
最後的圍籬決定以不規則的樣式呈現
搭配上另一端以樹枝呈現的粗曠樣
希望讓這座樹屋不那麼制式
另外的10%是繩梯的安裝
以及和前院圍牆交接處攀爬網的設置
懸浮梯和溜滑梯工程終究太浩大
所以我們決定捨棄
樹屋完成得差不多後
腦筋動到後院來
後院的潺潺流水依然流動著
這條人為的小溪流依然是附近鳥兒們的玩耍天地
只是針對後院的地面
我們進行了大換裝
後院的地面總共經歷三次的更動
第一次是地毯草
第二次是台北草
第三次是人工草
地毯草的更換是因為長得太快速太茂密
園丁的腰力趕不及他的成長速度
台北草則是相反的命運
隨著上頭五葉松和櫻花的日漸茁壯
台北草所能分到的陽光越來越少越來越少
然後接收到的陽光量展現在他們的成長上頭
於是茂密的台北草猶如大白家遺傳的禿頭基因
禿頭範圍越來越大越來越廣
最後只剩一小搓
裸露出的泥土地面
讓後院成為不是很適合活動的場域
思量著再種台北草
最後依然如大白家的禿頭基因一樣
終究是逃不過命運ㄟ安排
陽光ㄟ"創治"
於是幾年前考慮過的草皮達人成為了後院最後的救贖
上蝦皮買了10平方公尺的仲夏之夢
利用一個下午
把它鋪展在後院
草皮達人家的人工草算是塑膠感較輕的了
再參雜著不同色澤的綠和黃
看起來還算自然
最後再到田尾拎了一些擺飾回來
我想以後可以在後院的草皮上大玩特玩了
甚至於露營好像也是可以的
對了
邊邊處的小車車可是"百塊"名車呢
我一口氣買了6部
正港是好野人家的停車場